Fiction

我也來個"很多年前"。很多年前我有次在下班開車回家的途中在車裡的收音機聽到一個這樣的對話。一個聽眾打電話到電台抱怨,說呢因為他是黑人所以某個團體拒絕讓他加入,而電台主持人(白人)馬上很不耐煩的回說"夠了,這種種族問題吵很久了,我也曾因為我的保守看法被xx團體拒絕讓我加入"。

我為什麼會想到"這件往事"? 因為這個我在台灣英語網的Facebook上讀到的一個小女孩在公車上被打了一巴掌的敘述

一開始我的念頭是"這又是哪個誇大不實的不知道原作者是誰的網路轉貼感人文",特別是其中的".... 都覺得 ...."這一部份的敘述。接下來也因為這段中文的敘述方式讓我想到"fiction"的寫作方式。什麼是"fiction"? 先看這字的解釋:

http://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fiction

一個典型的例子,比如小說。當小說作者在敘述書裡頭的人物和劇情時他往往要把裡頭人物的*當時*想法寫出來 -- 這是種戲劇效果,這其實沒什麼,但是當你是在敘述一個真實事件時你就不能用寫小說的方式來表達。比如我前頭第一段寫的是我的回憶,如果我這樣子寫那就是"fiction"了:

....拒絕讓我加入"。這時我周遭車裡的人都在想著是否人生的意義就是如此。

我怎麼可能知道周遭的人當時在想什麼?當然,我自己在寫前頭的第一段時為了些效果是有加入些*我自己的話*,比如我前頭寫的"抱怨"和"很不耐煩的回說" -- 技術性上來說我確實沒有實際的問當事人他是否是在抱怨或是他是否很不耐煩的回覆,但是這種語氣和談話內容的判斷在日常上已經尋常到像是"親眼看到的"事實性質的描述 -- 那節目主持人的語氣就是很不耐煩啊,那聽眾的語氣就是在抱怨啊。

但是我如何知道我周遭車裡的人當時的想法?一個普遍的作法是從他們的表情來判斷,那麼我首先要做的動作是頭要四處轉,看車裡的人的面部表情,接著則是從他們的表情判斷他們是喜、是怒、是哀、是樂。那麼如果是面無表情呢?

再來就是事件本身。我在美國很久沒搭公車了,但是剛來美國的頭幾年我倒是很常搭,我也碰過幾次公車司機向乘客反應錢幣短少(包含那篇文章敘述的類似情況),而這些事件過程有的平和有的火暴,事實上這和在台灣公車上會碰到的情況差不多,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台灣我沒碰過有某個車上乘客在遇到類似事件時會頭部轉個360度在那裡觀察所有乘客的面部表情(進而揣測所有乘客的心情?)。更不要說是*只*觀察特定膚色人的表情,這機率恐怕更低。

像那篇文章那樣子敘述"...都覺得..."的寫作方式仍是有,不過這已經是(也其實是)作者本身想法的投射 -- 他不寫"我自己當時的心情和想法是這樣",而是寫成類似這樣子敘述: "當時大家都覺得(如何如何)"。這其實無可厚非,因為這種敘述方式具有一種強調的作用 -- 與其讓讀者知道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不如擴大成是很多人的共同想法,這樣子才比較有人會聽。不過說實在的,我本身很不喜歡這樣子的表達方式,畢竟當你要說服別人你的想法時,第一要件是不要弄個fiction出來。

另外就是如果我本身也在現場然後要"揣測"公車上其他人的想法(然後再加上紐約市人的一般心態),我會說是"見怪不怪",稍微無聊一點的人恐怕還會多花些時間在那裡"心中OS"批評那位母親。如果真的有多事的人恐怕他會去報警,因為"虐待孩童"是正在眼前發生的事,這比檯面下的種族問題更是嚴重,特別是在美國,在公眾場合打孩子不是一件小事情。至於白人黑人之間的種族問題,這問題本身很複雜,但是如果要我"猜測"我仍是會說"見怪不怪",說不定還會有人很不耐煩的說"煩不煩啊,又在那裡打種族牌了"。當然那作者的寫作目的不是在講這單一事件,只是如果真的要用種族牌向台灣讀者推銷"悲天憫人"/"做人的道理"(/or其它有的沒的)的觀念,那麼與其用遙遠的美國例子,不如用現在正發生在台灣社會裡頭很容易在新聞媒體上看到的"種族事件"。


----------
後記:
那篇轉貼文我之前有看到。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某個像我這樣子的amateur寫出來的東西,所以我瞄過就算。今天無聊不小心又瞄到,好奇之下我多查一下才知道原作者是誰。反正他也不是在寫歷史文件,無所謂,大家高興就好。我只能說這作者對我來說就只是個"某名字"而已。這有些像很多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在批評Dan Brown的小說,說是寫作技巧如何如何的差,但是人家確實賺了大筆的錢,所以那些抱怨充其量也不過是網路上的一些文字符號而已。

不過最最至少我有讀過Dan Brown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