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only/every(thing)/... that ?

網路上有人問的一個考題:
Write down every cent __________ you spend every day.
(A) which  (B) what   (C) that   (D) whose
題目本身出的不好(偏偏這種考題在台灣很常見)。簡單回答是出題人是要"that"的答案,但是 which 並沒有錯,換句話說沒有所謂的「必須/只能」是"that" (國中基測有出過類似的,題幹是"... my sister is the only person who _____ .....)
(網站撤了。用Google找找吧。下方的links是archive.org的備份)
九十六年第一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疑義說明英語科
第 13 題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725055338/http://www.bctest.ntnu.edu.tw

PDF檔: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401051342fw_/http://www.bctest.ntnu.edu.tw:80/exam/9601/9601reply-e.pdf

它的說明寫的不錯。要注意的是「一個常用的說法/寫法」不等於「必須用 / 一定要用 / 應該用 / 不用 that 就是錯」。參考:
因為 "common" ,所以對他們 native speakers 來說會覺得 "more natural" ,但是這不代表使用 that 以外的關代就是錯 (只是和 that 比較起來 less natural,但是這不等於 unnatural )(文獻裡頭這用法例子也很多,只是比例上比 that 少而已)。套用這篇最下方的我收集的Longman字典的說明的話,那麼上方截圖裡頭的例句"Have you got anything that ....?"本身就是日常上講的informal/spoken English,所以才會比用"which"還要自然。

一個算是類似的例子是美式英語裡頭限定關代偏好使用 that ,較少用 which (英式英語裡頭就比較沒有這現象)。我就有聽過一些老美說因為限定關代用 that 用得太習慣了,突然看到 which 反而會覺得是錯的(Note 1)。

實際例子:
http://tinyurl.com/m4rkhk8 Laugh and Learn Grammar By Debra J. Housel

http://tinyurl.com/l3n5hsl The Teacher's Grammar of English with Answers: A Course Book and Reference Guide By Ron Cowan
(前個無法顯示內容的話-> http://ppt.cc/2~8i )

https://ahdictionary.com/word/search.html?q=that
Usage Note


一個美國高中生要考的SAT考試用書例子(裡頭的一個閱讀測驗):
John Stuart Mill 是英國人。中略... 接下圖


1. 先看第2個(every opinion which ....)。這似乎和作者是英國人也有關係。
2. 第一個 which 是限定關代,如我前述的,美國偏好使用 that(Note 1),但是在考試題幹裡頭還是會出現 which(限定關代) 的用法

Note 1: 我剛用 Google Books 查到一本美國高中生要考的 SAT 英文(文法)考試用書,裡頭這部份內容幾乎在說限定關代(restrictive pronoun)用which是錯的


另一個相關的:

新找到的一個only ... whom
(LSAT: The 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


http://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which
--> 2 ......
[quote]
! In informal and spoken English, it is more usual to use that: This is the one that I wanted.
[end quote] 
 

另外一個我個人猜想的有些(英文母語的人寫的)文法書會提這種that的一個原因是關代that用於「代人」仍是有爭議,特別是「守舊派」仍是反對這用法。那麼遇到像這種that反而可以的情況怎麼辦?另外特別寫出來囉,而這用法下的關代that我猜只是使用頻率比別的用法下較高而已(或者我應該說「守舊派」看到這種that時會(比較)「店店」),偏偏這用法說明傳到台灣就變成了「文法規則」。為了求證我的「猜想」,我用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稍微查了一下。我特別挑"代人"的用法:
http://corpus.byu.edu/coca/
the only person that:    187
the only person who:    600
the only person whom: 1
(the person who和the person whom兩則合併看)
限定只找 ACADEMIC(寫作嚴謹的例子比例較高) 的例子的話:
the only person that:  6
the only person who: 22
the only person whom: 0
看樣子這和我的猜想相距不遠。「科學」研究的一個特點是只要我能找到一個反例,那麼一個假說/定律就可以被完全推翻。

理論上真有這條「文法規則」的話,那麼如上方的搜尋patterns的情況,有that的那個的例子應該會高於其它的,特別是 that 更常用於日常的 informal usage(s)的情況(或是在寫作嚴謹的ACADEMIC場合,會有更多學者遵守這「文法規則」),所以理論上有that的那例子的搜尋結果在第一部份應該會高很多,但是結果卻是相反。


-------
1
-------
1880



-------
2
-------
1860




-------
3
-------
"... is used in preference to ..."


Fiction

我也來個"很多年前"。很多年前我有次在下班開車回家的途中在車裡的收音機聽到一個這樣的對話。一個聽眾打電話到電台抱怨,說呢因為他是黑人所以某個團體拒絕讓他加入,而電台主持人(白人)馬上很不耐煩的回說"夠了,這種種族問題吵很久了,我也曾因為我的保守看法被xx團體拒絕讓我加入"。

我為什麼會想到"這件往事"? 因為這個我在台灣英語網的Facebook上讀到的一個小女孩在公車上被打了一巴掌的敘述

一開始我的念頭是"這又是哪個誇大不實的不知道原作者是誰的網路轉貼感人文",特別是其中的".... 都覺得 ...."這一部份的敘述。接下來也因為這段中文的敘述方式讓我想到"fiction"的寫作方式。什麼是"fiction"? 先看這字的解釋:

http://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fiction

一個典型的例子,比如小說。當小說作者在敘述書裡頭的人物和劇情時他往往要把裡頭人物的*當時*想法寫出來 -- 這是種戲劇效果,這其實沒什麼,但是當你是在敘述一個真實事件時你就不能用寫小說的方式來表達。比如我前頭第一段寫的是我的回憶,如果我這樣子寫那就是"fiction"了:

....拒絕讓我加入"。這時我周遭車裡的人都在想著是否人生的意義就是如此。

我怎麼可能知道周遭的人當時在想什麼?當然,我自己在寫前頭的第一段時為了些效果是有加入些*我自己的話*,比如我前頭寫的"抱怨"和"很不耐煩的回說" -- 技術性上來說我確實沒有實際的問當事人他是否是在抱怨或是他是否很不耐煩的回覆,但是這種語氣和談話內容的判斷在日常上已經尋常到像是"親眼看到的"事實性質的描述 -- 那節目主持人的語氣就是很不耐煩啊,那聽眾的語氣就是在抱怨啊。

但是我如何知道我周遭車裡的人當時的想法?一個普遍的作法是從他們的表情來判斷,那麼我首先要做的動作是頭要四處轉,看車裡的人的面部表情,接著則是從他們的表情判斷他們是喜、是怒、是哀、是樂。那麼如果是面無表情呢?

再來就是事件本身。我在美國很久沒搭公車了,但是剛來美國的頭幾年我倒是很常搭,我也碰過幾次公車司機向乘客反應錢幣短少(包含那篇文章敘述的類似情況),而這些事件過程有的平和有的火暴,事實上這和在台灣公車上會碰到的情況差不多,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台灣我沒碰過有某個車上乘客在遇到類似事件時會頭部轉個360度在那裡觀察所有乘客的面部表情(進而揣測所有乘客的心情?)。更不要說是*只*觀察特定膚色人的表情,這機率恐怕更低。

像那篇文章那樣子敘述"...都覺得..."的寫作方式仍是有,不過這已經是(也其實是)作者本身想法的投射 -- 他不寫"我自己當時的心情和想法是這樣",而是寫成類似這樣子敘述: "當時大家都覺得(如何如何)"。這其實無可厚非,因為這種敘述方式具有一種強調的作用 -- 與其讓讀者知道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不如擴大成是很多人的共同想法,這樣子才比較有人會聽。不過說實在的,我本身很不喜歡這樣子的表達方式,畢竟當你要說服別人你的想法時,第一要件是不要弄個fiction出來。

另外就是如果我本身也在現場然後要"揣測"公車上其他人的想法(然後再加上紐約市人的一般心態),我會說是"見怪不怪",稍微無聊一點的人恐怕還會多花些時間在那裡"心中OS"批評那位母親。如果真的有多事的人恐怕他會去報警,因為"虐待孩童"是正在眼前發生的事,這比檯面下的種族問題更是嚴重,特別是在美國,在公眾場合打孩子不是一件小事情。至於白人黑人之間的種族問題,這問題本身很複雜,但是如果要我"猜測"我仍是會說"見怪不怪",說不定還會有人很不耐煩的說"煩不煩啊,又在那裡打種族牌了"。當然那作者的寫作目的不是在講這單一事件,只是如果真的要用種族牌向台灣讀者推銷"悲天憫人"/"做人的道理"(/or其它有的沒的)的觀念,那麼與其用遙遠的美國例子,不如用現在正發生在台灣社會裡頭很容易在新聞媒體上看到的"種族事件"。


----------
後記:
那篇轉貼文我之前有看到。一開始我以為這只是某個像我這樣子的amateur寫出來的東西,所以我瞄過就算。今天無聊不小心又瞄到,好奇之下我多查一下才知道原作者是誰。反正他也不是在寫歷史文件,無所謂,大家高興就好。我只能說這作者對我來說就只是個"某名字"而已。這有些像很多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在批評Dan Brown的小說,說是寫作技巧如何如何的差,但是人家確實賺了大筆的錢,所以那些抱怨充其量也不過是網路上的一些文字符號而已。

不過最最至少我有讀過Dan Brown的小說。

Good eveni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bN9cC2VcU




要注意的是因為這是針對不會念的人設計的,所以她用很誇張的/很「重」的方式來念(比如那個 \d\)。真的要在日常生活上講的時候,把那些(子)音放輕即可。一個辨別方法是用手摸喉嚨聲帶部份,在念子音時(比如那個 \d\)聲帶不會振動。

如果你不會念,需要練習,那麼這時候可以學她那樣用力念(相當於你自己加上個母音: \də\) (聲帶會振動(就想像成因為那個母音\ə\的關係))。

開頭 [0:15] 處她念的 good evening 算是正常情況下的「咬字清晰」念法(每個音都有念出來,沒有略也沒有連。注意那個 \d\ 音很輕)。現在很多人會刻意學什麼 ... 連音/略音什麼的。這要學可以,但是最低限度先練好「咬字清晰」,基本的熟練之後,那麼要發展成連音/略音(或是啥的)其實是很自然的過程,怕的就是基本功都還不會就跳到後頭,結果就是發音不清楚。 

另外在約[4:33]處她針對不會念 ng(\ŋ\) 音的人另外設計了一個方法 --- 刻意重讀 \g\ 音。她有說在最早其實是 \ng\ 這樣子念,但是後來演變成 \ŋ\(尾端沒有那個有聲子音 \g\)。我會特別點出這個是因為之前我有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這個,所以那之後我特別留意一般美國人發這音,我也注意到還蠻多人在 \ŋ\ 音結尾會留個很弱很弱的 \g\ 音。如果你不知道這「現象」的話那麼不用去理,因為像影片裡頭她那樣子的發音(沒有 \g\ 的那個)(也是台灣教的念法)並沒有問題,再說如果你刻意去摹仿的話可能還會因為 \g\ 念太重而出問題。(相反的,如果你是因為 ... 比如像是喉嚨痰多那樣子喉嚨處稍微沒得及放開稍微多了很弱的音,那麼也不要太緊張,總之不要過份走火入魔到要求 \ŋ\ 尾端必須做到「零檢出」才行)。美國人 ng 念 \ŋ\ (無 \g\ 音) 的也很普遍。比較 https://youtu.be/AZ3igr37Cb8
約[0:24] ... siding ...
約[0:37] ... lashing ...
約[0:41] ... washing ...
.......
片尾約[18:10]... w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