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前些年我買了台美金 $25 的三合一噴墨印表機。其實我平常很少在列印,只是更早之前買了共五千張的「免費」印表紙,當時是為了列印電子書來看,但是在買了電子書閱讀器後需要列印的需求幾乎降為零。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印表紙丟了可惜,放在衣櫥裡一直佔空間也不是辦法,所以前些年在賣場看到便宜的印表機就買了下來,多少把那些印表紙用掉一些。
問題是這印表機附送的墨水匣裡頭的墨水含量很少,我印了沒多少張墨水就沒了。一陣子後我在線上買了便宜的相容墨水匣,也是沒印多少張墨水就沒了,而放在衣櫥裡頭的印表紙根本沒動到,因為很多年前拿出來的一個五百張紙包裝還沒用完。
去年底我又在線上買了更便宜且「號稱」墨水容量更多的黑色相容墨水匣(這次我不想用彩色墨水)。現在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因為我的老花眼,電子書閱讀器閱讀起來已經不像十年前那時那樣的方便,所以現在有時候我會把文件的字體放大,然後列印,方便閱讀。這陣子我列印的頻率也比以前多,至少又消化掉了一部份印表紙。
今天稍早又下單買了黑色墨水匣填充墨水。單靠現在的墨水匣能消化的印表紙還是有限。反正填充墨水也便宜,效果差的話直接丟了就是。
喔,我前頭說的五千張印表紙為什麼免費呢?因為有等價的折扣券。我猜賣場是為了消化庫存吧,那一陣子常遇到這類促銷。
出於好奇,我把 114 學年度英文試題列印了下來。又多消化了幾張紙。
終於等到把墨水用完,用了填充墨水灌了約10 ml,失敗。我一直在想,我的步驟和網路上看到的教學影片一樣,怎麼會失敗?後來找了同型號墨水匣拆開後的圖片來看,看看是不是漏了什麼。一開始還想不出哪裡出錯,我一度還懷疑買到填充墨水假貨。後來想到教學影片裡頭有稍微提到墨水匣裡頭有個隔層,墨水針頭要刺穿,我這才突然想到我在灌墨水的時候,針頭有碰到一個硬層,我以為那是墨水匣底層塑膠......如果那就是那個隔層的話,那麼我灌的墨水該不會是灌到隔層之上的空間,墨水根本沒有灌到裡頭?!
我另外拿了一個放了約兩年的空墨水匣來做實驗。我先用個工具把那隔層刺穿,這次針頭確實更深入。灌了約 4 ml 的墨水後開始清噴頭,用了不同方法清了很多次,慢慢的印出來墨水越來越多,最後終於到了算是可以辨識的列印程度。不是很完美,但是至少證明了這次的方法總算正確了。
這讓我想到很多年前我也用過一次填充墨水,那次的結果也是失敗,看樣子那次的墨水匣也是沒有確實填充到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