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看不懂

      我上次回台灣時拜訪一位親戚。在聊天當中我看到桌上有本Harry Potter於是順手拿起來翻看。親戚說那是他當時讀國中的兒子吵著要看的所以他去買了本。是英文版的。接著他幽幽的說他一直都有讀空中英語教室(應該也有聽廣播),也讀了十幾年了,但是他說他看這本小說還是有困難,讀不大懂。
      關於這種英文學習問題,或者說學習障礙,其實是無解的。「無解」並不是說沒有人能夠克服,而是這沒有一個100%適用所有英語學習者的單一標準答案。有少數人能克服這障礙的例子其實大家都有聽過。每次出個什麼英語王子公主啥的或是什麼英語學測滿分之類的報上都會報導他們的學習方法,他們有時候也會說他們的學習環境,但是有那能力跟著照做的人有幾個?真的照做了然後英文程度跟著起飛的人又有幾個?關於這種「無解」的問題我之前有想過,在我以前的貼文裡頭也有大約提到,只是我無法做出肯定的定論,而我在這篇blog裡頭的貼的幾位英語教學大師的演講裡頭得到了這個「無解」的答案:
http://www.azargrammar.com/authorsCorner/2008Panel_Intro.html
(Part 2 of the video)(Q&A其中一個。詳細的時間點
和內容我稍候補上,因為現在那個video link好慢...)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when it's going to click.”
這講的雖然是「文法學習」部份,但是在英語學習的整體上是一樣的 — 「讀到/學習到的部份」和「真正了解/懂得實際運用」這兩者之間仍是有段距離。考試考了一百分很多時候代表的只是你能完全的依照出題者想要得到的答案回答,但是這不表示你真的懂或是真的會運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 過去式。
    過去式是國中就有教的,我相信這對大部份人來說應該不是難懂的一個觀念,但是當你要實際「說」出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我在大學後期有到外頭上英語會話課。 上著上著其中一個單元是Grammar。哇,grammar耶,我馬上戒慎恐懼的等著看那是怎樣難度的英文。結果呢上課內容卻是這個:(Note:儘是舉例。大致是這樣子的內容,詳細的內容我早忘了)
Past Tense

* Tom _____ (buy/bought) a book yesterday.
我記得我當時看到課本內容就有點傻眼。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不是國中的東西嘛?怎麼在教這種簡單的東西」,結果我才發現我真的錯了。課本上的文字作答我是沒有問題,但是接下來的「實際對話」部份我就碰到問題了 — 我是知道要用過去式,但是真的臨場使用卻無法馬上變換動詞時態,很多時候講出來的還是現在式的動詞。如果刻意使用腦力在講之前先「想」一下,那麼在講的時候就變得頓頓的,然後最慘的是即使是這樣子做,一段時間後就因為腦力使用過度而整個腦袋都糊在一起。 不過我也不是一直都是這樣子。在大約半年後我的情況改善了,而這「改善」不是我自己知道的,而是半年後我跟另個半年前一起上課的同學又分到同一個班級,然後有次下課休息期間他跟我說:「你的英文跟半年前比起來有差」。當然,這時候我的英文程度也只是有進步,我還沒到「臻於化境」的境界(即使是現在我也不敢說我達到了這程度)。至於那時候我的英文算不算已經到了”clicked”的地步 — Well, it's on its way there. At the very least, I was on the right track.
     會話和書寫文字的一個最大的差別是書寫文字你可以慢慢想慢慢寫,還可以回頭看,也可以事後修改,但是會話卻是要即時反應,而這是要你真的「懂」對方說的話以及你接下來想說的話的內容才有辦法做到。你總不能一直用”This is a book”來回答對方的問話或是一直在那裡「啊」「嗯」吧?
     至於要如何做到「真的懂」,這就真的沒有單一一個標準答案。很多人會有不同的作法。做到的人會想推銷自己的作法,只是如果單一一個方法真的適用所有的人那麼我們根本不用在這裡討論英語學習,因為就是有學習障礙我們才會聚在一起討論要如何克服。我在學生時代也跟著試過幾種不同的英文學習方法,沒有一樣是有效的,那麼我在這邊廢話連篇是在寫什麼?我要說的是我也曾走過這段學習的路,那麼我以自己也是英文學習者的角度回頭看,然後提供我的經驗,那就是:

1. 學校教的英文只是個”開始” — 師父引進門,之後的學習是從這裡真正的開始。身段放低,開始從簡單的聽說讀寫著手。要記住,「基本的不會變」,而這個「基本」正是這些年來我在網路上看到的大部份人的盲點所在,因為相當多的人其實並沒有搞懂最基本的東西,而這包含(基本)英文字的meanings, usages(以及很多人很喜歡談的grammar術語)。等你修行到一定程度,之後要飛要跑要遁地要潛游都由你自己決定。
2. 英文不是瞬間上手的東西,這不是你練習個三個禮拜甚至是一年就能達到你想要的程度。該花的時間和精力還是要花。
3. 中文和英文還是不要混在一起。很多人會先把英文翻成中文,然後用這翻好後的中文去讀懂原來的英文。我以前在學生時代也做過這種事,而這也確實有他的好處 — 方便,真的很方便(但是到了高中之後這方法就不是那麼靈光了)。這方法其實只適用於簡單的句子,用在超出這範圍的英文句子這方法就破功了。另外就是靠中文的英文學習法會造成直接體會/懂英文的障礙。我前頭提到的親戚我猜測他是卡在這裡。(那麼中文翻譯怎麼辦?我另外寫一篇: 翻譯
4. 學會自己判斷/思考。很多的「方法」可以聽,然後量力而為,不需要100%全部照做。一些我以前學生時代參考過的方法當時雖然不管用,但是我發現我現在使用的方法有那些方法的部份影子。你們也不要問我我用什麼方法,因為這是我自己發展出來的適合我自己的方法,簡單講就是個混合體,而混的內容就是外頭那些,沒別的。那麼倒底是哪些,這就是我要談的下一個。
5. 不—要—偷—懶。不要想躺在那裡等人把答案送到你眼前。該花時間去查的還是要查,然後多花時間去想,去思考,想通了,那麼這就是你的了,你就不用在那裡四處問人問意見。

      最後我要說的是雖然我不鼓吹單一一個標準學習方法,但是我真的認為語言本來就是需要實際運用,而這靠的是多多的練習,不管你用的是什麼方法,最好還是多加入實際的運用/練習。(比如前頭link裡頭的演講,他們提倡的混合學習法我就覺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