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灣的)中學時候學的是KK音標,所以我對於這十幾年在台灣媒體上「突然冒出來」的自然發音法這一術語名稱一開始不是很熟悉。這教法當然在更早之前就有,只是台灣在上世紀末「兒童美語」廣為盛行之前知道的人還不是很普遍(我是「不知道」的其中之一)。在好奇心之下前些年我在逛(美國這邊的)書局時有稍微到兒童區翻一下"Phonics"的教學書,偶而也在網上查查看這到底是什麼「碗糕」
(等我有空再繼續寫)
點下方"顯示....."
顯示我以前寫的舊文 <== click Here
剛在網路上看到的。有人想自學「自然發音法」,理由呢,如下所述:
因為以前都是學kk音標
導致有時碰到沒學過的字都發不出音
有些人有提供些links。那些網站提到了「自然發音法」是"phonics"。好奇之下我看了這篇: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onics
裡頭提到:
Although the patterns are inconsistent, when English spelling rules take into account syllable structure, phonetics, and accents, there are dozens of rules that are 75% or more reliable.
換句話說,沒有100%正確的規則。看樣子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還是會碰到"發不出正確音"的字。這時候還是要回到原點--翻字典
前頭提到的Wiki那篇有提到"sight words",這指的是無法套用那些自然發音法規則的字(比如were, who, you等等)。這些字是要靠直接用"看"的來辨識,所以稱之為"sight words".
<<待續>>
high frequency words
收音機廣告 Fajita
=====================================================
(Update)
說老實話,我仍是不清楚台灣現在在教的「自然發音法」到底是什麼「碗糕」。本來我以為「自然發音」等於「要背一大堆發音規則」(那種什麼什麼字母前/後或 是什麼母音子音前/後的字母要發什麼什麼音),但是後來我突然想起以前在我們KK音標時代我就有在學校以外的場合聽過這種發音規則。我的文馨英漢辭典後頭也有發音規則表。後來我在網路某處聽到 說「自然發音法」就是"Phonics",那麼我就看了一下
Wikipedia上頭是怎麼寫的,看了之後我更是糊塗,因為按照上頭的說明的話,Phonics並不是某一個固定的教法/符號使用--我們的KK音標也算是 Phonics的一種應用。
好奇之下我查了一下YouTube。下列這個挺有意思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wHCvd0Ys48
(我初次看到時以為是hering)
注意看小朋友一開始嘗試拼湊那字的音的時候頓頓的,但是之後第二次念那字的時候很快就念出來,因為他們想起"喔!就是我本來就會(念)的某某字",所以再次念的時候就很快很順。
那影片基本上就是用"音標"來教小朋友(字母和輔助符號一起所發的音固定)。那些英文字母以外的"輔助符號(字母上頭的橫槓等等)"和
IPA(國際音標)的用法一樣。而我們學的KK算是IPA的一個子集。(KK原始書開頭的說明則是說KK是IPA -- 就基本上就像在說白馬
(KK)是馬
(IPA))
================================
下方的這個聲音檔和這篇沒有很直接的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