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音convenient truth

 〈 〈我的一篇舊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alt.usage.english/msg/ba083083675f9f54

"...  There's far too much information in Quirk et al. for any normal human to absorb. I've been using that book for the past twenty years and haven't found anyone who learned to write or speak English better because of having read it from cover to cover, and I know a few Japanese professors of English who not only read it religiously every night, but one who had actually memorized the damned thing, and his English, both spoken and written, was unintelligible to his native anglophone colleagues."

(編按)開頭提到"Quirk et al"是指這本一千七百多頁,很多大學在用的文法教科書: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by Quirk et al

-------------------------------
(如果看不懂上文,我大致說一下)寫這內容的人是一個在台灣某大學授課的美國人。他之前有在日本大學待過。他說呢他在日本的時候,他知道他的幾個日本同事(大學教授/老師)將(我前述的)那本(一千多頁)文法書讀得滾瓜爛熟(每晚都讀),其中有一個更是將整本書都背了起來,但是呢,這位將整本文法書都背起來的日本教授他講的和寫的英文,學校裡的其他英文母語的老師(當然含寫這文的美國人作者在內)都聽/讀得「霧煞煞」。

他在提到日本之前的內容大致是說他用這本文法書教了20年,在這20年期間他尚未遇到任何人(除了學生之外當然還有大學教授/老師)因為用了(/背了)這本文法書而能夠講/寫更好的英文。

--------------------------------
我大學是讀工科的。畢業/當兵後我在原畢業學校任職一段時間,這期間我常去找一位在英文系任教的美國人教授(其實就是練習英文)。熟了之後他也會找我幫忙做些東西,比如他們要出本英文讀物,他就找我去幫忙收集文章和排版。有次我們在英文系辦用那裡的電腦在排版時,英文系主任(台灣人)踱步過來問那位美籍教授的意見,原來系主任在寫東西,他過來問他定的英文標題如何,而美籍教授也當場給意見(其實就是「改」。他還將系主任原本的英文標題所表達的意思解釋一遍,然後建議一個更適當的標題,當然也是解釋一遍)。

這位系主任至少有先見之明,不然光靠自己的英文的話....

---------
(同樣的,就算你啃完一本修辭學/語言學,這也不代表你就能寫出通順的英文。這完全是兩回事)

「包水餃」的英文要怎麼說?

標題 [問題] 請問包水餃要怎麼說比較好
.....
───────────────────────────────────────
晚上要去地球村,他一定會問上週末在幹麻?
請問包水餃要怎麼表達會比較好?

這是我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則英文問題。它其實凸顯出一個很有趣的文化差異。先講個題外話。當年我上會話課的一位美籍老師回美國後我有和他通信。他有次在信裡頭提到他陪一個華人朋友去看牙醫,然後他提到他對他朋友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感到非常的有趣: "When can I eat?" 他說我們華人真的很注重吃(畢竟他曾住在台灣一陣子)。

以上頭原來的問題來說,「你週末在幹麼?」「我到朋友家包水餃啊。」 這對話對我們來說再平常也不過了,但是對不熟悉我們文化的人來說這對話的意思可能會是:
  1. 這人在週末的時候到朋友家
  2. 他朋友家可能是家庭食品工廠
  3. 他在他的朋友家做了些食品包覆的動作(因為是「包」水餃)。至於水餃餡料購買和準備,水餃的烹煮以及最後的吃食以及在製作和吃的過程中的語言溝通和人際間的交流就不包含在內
  4. 工作做完後他就回家了(也許有拿到工資?)
以上這些解釋也不是不可能。比如我桃園老家有個鄰居是做 「粿」的,他們家製作的產品中有一樣是湯圓。小時候我和其他一些鄰居小朋友會到他們家幫忙搓湯圓(是不是很類似上頭的「包水餃」的動作?),搓完後我們就各自離開回自己家(我倒是不記得我們小朋友之間有在聊天,最多也只是聽他們大人間說話)。對了,現在想起也很有趣,因為他們並沒有煮湯圓請我們小朋友吃。

但是原中文對話裡頭說的「包水餃」其實是個活動總稱,就像是「烤肉」一樣。以美國這邊來說,這邊也有烤肉這項活動(BBQ),所以以烤肉來說這的文化差異就很小,直接說了BBQ中西兩邊的人都懂。包水餃....這個....一個接近的(動詞)字面意思是可以翻成"(to) make dumplings",這對我們來說我們是懂啦,但是對一般的美國人來說就...。如果你還是無法體會的話,那下次你碰到你的(台灣)朋友問你這問題時,你換成用台語來回答,看看對方反應如何:
別人:  「你週末在幹麼?」
---
你:「我到朋友家包 ㄗㄨㄧ ㄍㄧㄠ\ 啊。」
你:「我到朋友家ㄏㄤ 肉啊。(台語的"烤肉","肉"的台語我沒辦法用注音標出來)」

或者我們換個說法,比如「包粽子」:
A: 你上週末做了些什麼?
B: 我們去同學家包粽子。
那種感覺是不是不大一樣?其中最明顯的是"ㄏㄤ 肉"(烤肉的台語)。我們家老一輩的人都不大會說國語,但是碰到要烤肉時,即使是我的阿嬤(祖母)也是會用不甚標準的國語去說,所以在這種用法背景下長大的我,我的頭腦已經很習慣國語發音的"烤肉"="整體烤肉活動"的這一用法,但是相對的我的頭腦尚未習慣於台語發音的"ㄏㄤ 肉"="整體烤肉活動"這一特定用法,所以如果有人用台語回答我,我的頭腦會很直覺的以字面意思來理解: 在火爐上烤,且烤的人是他,不是別人。另外就是食材就是肉,沒別的。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也許你們家真的都是只用台語,所以在這情況下你的頭腦自然已經適應這種用法。如果你家是屬於這種語言使用情況的話你可以去問問不是在你家那種語言環境下長大的同學/朋友(也就是說國語,或是國台語混用的環境),看看他們的感覺如何。換句話說,對於不熟悉我們的「包水餃文化」的外國人來說,當他聽到"(to) make dumplings"這說法時,他只能以字面意思來理解。

那麼「包水餃」到底要怎麼說?首先是你需要弄清楚你使用英文的對象是誰。比如以這篇開頭的問題來說,那位地球村的外籍老師恐怕並不清楚我們的 「包水餃」活動/文化,如果你單獨講字面的英文,那麼這位外籍人士自然會用字面意思來理解---喔,這個學員在講關於製作某種他們台灣人的可能是用麵粉團做成的食物。如果他是美國來的,那麼他第一個想到的是他們的dumplings<<未完,待續>>

"辛苦" / "不用麻煩了"

「辛苦了」

Q:
通常我們請人幫忙都會說:謝謝
偶爾也會說:辛苦了
不曉得西方有沒有對應的說法

A:
是有類似這樣的: "Thank you (all) for your hard work",不過這是用在對方真的有在做/做了"hard work"的場合,而中文的"辛苦了"雖然也可以這樣子用,但是"辛苦了"很多時候只是口頭上的道謝說詞,對方未必真的做了甚麼hard work.

以美國來說:
*「辛苦了」(口頭上的道謝,比如對方幫忙做事情): 一般是直接講"Thank you"或是說出/做出些實際的動作,比如請喝啤酒等等。

*「辛苦了」(口頭上慰問,對方做的事情往往和自己無關): 這個就真的是我們文化特有的(*1)。我們這樣子講基本上是屬於一種acknowledgement -- "雖然你現在正在做的/正在遭遇的與我沒什麼相關,但是我感同身受的說'(您)辛苦了',讓你知道我沒有忽視你/我沒有當作我沒看到,這樣子讓你感到窩心/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不會感到仍像原來那樣子的悶/辛苦"。這種「辛苦了」的說法就真的是口頭上說說,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和意思(難不成你真會動手幫對方做事情?),而這用法就我所知是沒有直接對應的英文說法。美國這邊在這情境下一般是直接就對方的情況講些有的沒的,或是稍微聊一下天這樣子就算了 -- 我沒有忽視你喔/我有花些時間陪你一下讓你感到輕鬆一點。

像這類文化上差異造成的不同的表達相當多。比如我們的中文習慣在稱呼自己的公司經理時是類似這樣子的稱呼「林經理,早」,我們並不會直接用名字來稱呼(比如「建民,早」)(厚,如果雙方都是男性那麼這樣子稱呼實在是很肉麻)。但是英文習慣是用名字來稱呼(比如 "Morning, John" )。如果硬要中翻英,那麼 "Manager Lin" 就變成錯誤的中式英文 (換句話說,硬要按照「辛苦了」這字面意思來翻也會變成讓西方人士啼笑皆非的中式英文)

(*1) 我主要是以東西方兩邊文化對比的角度來說。同樣是屬於東方文化的國家(比如日本)也有這現象,只是我的重點是在凸顯出西方文化說英文的英美系國家所沒有的現象

(原出處:我以前回的一篇討論文, djyang是我本人。我有做些編排/增修) 


「不用麻煩了」
Q:
比如某家有客人造訪,然後主人在那裡忙著招呼客人。客人說:「不用麻煩了」(或是這一類的說法)。西方有沒有對應的說法?
A:
這說法本身也算是我們文化特有的(*1)。客套話在西方(英語系)國家裡頭並不是沒有,只是相較之下他們在很多情形下會比較直接。畢竟我住在美國,我就以美國的情形來做個比較。

我們會說「不用麻煩了」的一個情況是因為在我們的(待客)文化裡頭主人在客人剛到的時候會直接就開始張羅(*2),換句話說這是在主人沒有事先問客人是否需要的情況下(或是主人在問了之後得到"no"的回應之下仍是當成「客人很客氣,不好意思接受」(*2))所做的待客行為。這之後客人才會說「不用麻煩了」這句話(這可以是客套話,也可以是真的希望主人不用那麼麻煩,馬上停止在做的事情)。

而在(美國)這邊的話,一般主人會直接先問客人是否需要什麼(比如飲料啦等等)。然後客人也是直接的回答 Yes 或是 No (然後再看情況另外說... 比如 Thank you 這類的客套話)。如果你回答了 Yes ,然後又在那裡「不用麻煩」,那麼這基本上是互相矛盾,你真的說了出來反而會造成主人的困惑(啊你不是要飲料嗎?怎麼又在那裡要我不用麻煩?) 換句話說在美國一般家庭待客的場合裡頭你基本上並沒有說「不用麻煩」的時機。至於 No 的回答主人就不會像我們的(較傳統)作法那樣仍是很熱切的(幾乎是半強迫的)去準備。這邊的情況是 No 就是 No,主人頂多會再問一次 "Are you sure?" 。這之後當然就沒有說「不用麻煩」的時機。

<待續> 補充"If it isn't too much trouble"

(*2) 在台灣的話,較傳統/舊式的作法是這樣。現在的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是否仍保有這作法我就不清楚了,不過這(中文)說法/用法應該不至於有人(特別是年輕人)會不知道它的意思/用法